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秋日游湖

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

湖光浮玉璧,岸柳织青荫。

远望孤帆影,闲听渔唱音。

秋来心自静,何处不怡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日光映照在河滩上,桂花的香气袭人,沾染在衣巾之上,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浮动的白玉璧,岸边柳树成荫,编织出一片青翠,远远望见一叶孤帆的影子,悠闲地听着渔夫的歌唱,秋天到来,心境自然变得宁静,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到心旷神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游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首联“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日光与桂花香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湖光浮玉璧,岸柳织青荫”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波光粼粼和岸边的柳树成荫,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颈联“远望孤帆影,闲听渔唱音”则通过远望和倾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尾联“秋来心自静,何处不怡神”则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游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日光、桂花香、湖光、岸柳、孤帆、渔唱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以及内心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以其才华横溢和批判精神著称,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秋日游湖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内心的闲适与自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