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的解释

诗词原文

闲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的解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清风拂帘幕,明月照琴书。

闲来石上坐,兴至水中游。

世事皆如梦,何须问去留。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当我无事可做的时候,这不正是我的乐趣所在吗?清风轻轻吹拂着帘幕,明月皎洁地照耀着琴和书籍,闲暇时我便坐在石头上,兴致来时便在水中游玩,世间的事情都如同梦境一般,何必去追问是离开还是留下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闲居时的悠然自得和超脱世俗的心境,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无事之时的喜爱和享受;颔联通过清风、明月、琴书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活动,坐在石上、水中游玩,展现了其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世事如梦,无需过于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在闲居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清风、明月、琴书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世事皆如梦”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哲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时他逐渐看淡了名利和权势,转而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取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