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蜀学擅天下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
文章传四海,风骨照群英。
古道存遗训,新书启后生。
西川多才俊,此老独峥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蜀地的学问冠绝天下,其中马王(指马融和王褒,此处泛指蜀地的杰出学者)最先扬名。
他们的文章传遍四海,其风骨照耀着所有的英才。
古老的学问中留存着他们的遗训,新的著作启迪着后来的学者。
西川之地多才俊,而这位老者(指马王等蜀地学者)更是独领风骚,卓然不凡。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蜀地(今四川)的学术成就,特别是以马融和王褒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卓越贡献,诗中强调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们在蜀地乃至全国学术界的领先地位。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高度赞扬了蜀地的学术传统和杰出学者,首句“蜀学擅天下”直接点明主题,突出了蜀地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诗人通过“马王先得名”一句,具体指出了蜀地学者的代表人物,并以“文章传四海,风骨照群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后两句则强调了这些学者的遗训和著作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及他们在蜀地才俊中的卓越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陆游对蜀地学术传统的敬仰和赞美。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本人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对蜀地学术传统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愿,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学术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这首诗不仅是对蜀地学术传统的赞美,也是陆游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