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断缘

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上一句是什么?

唐·拾得

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

心无挂碍处,即是涅槃天。

作者简介

拾得,唐代高僧,与寒山子齐名,相传两人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在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修,行为怪诞,常以诗歌形式表达佛教哲理,其诗作被后人整理成《寒山拾得诗》,他们的诗作通俗易懂,富含禅理,对后世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生命的生与灭尚未彻底了悟,暂且先斩断那世间的恩爱情缘,心中若能做到无牵无挂,那便是达到了涅槃的极乐境界。

释义

“未尽生灭相”指的是生命现象中的生与死、存在与消亡的循环尚未被完全理解或超越;“且断恩爱缘”则是建议修行者暂时放下人间的情感纠葛,以减少修行路上的障碍;“心无挂碍处”意味着内心达到了一种无拘无束、自在解脱的状态;“即是涅槃天”则是指这种境界等同于佛教中的涅槃,即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永恒的平静与解脱。

赏析

此诗体现了佛教对于“断缘”的修行理念,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减少对世俗情感的依赖,以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拾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深奥的佛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未尽生灭相”与“且断恩爱缘”形成对比,前者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轮回,后者则是对修行者的具体指导,鼓励其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一句“心无挂碍处,即是涅槃天”更是点睛之笔,将佛教追求的终极境界以极其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拾得与寒山子生活在唐代,那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他们选择在天台山国清寺隐修,远离尘嚣,以诗歌为媒介,传播佛教思想,启发世人,这首诗很可能是拾得在修行过程中,对生命本质和修行路径的深刻体悟,通过诗歌的形式,向世人传达了佛教关于“断缘”与“涅槃”的深刻哲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诗作无疑对佛教信徒及广大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