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行遇景

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全诗是什么?

唐·李暮云

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松间鸟语声声脆,岭上花香处处真。

远望青山云雾绕,近观碧水映天辰。

此行不负寻幽意,归路悠悠满袖春。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留世诗作亦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见,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并不显赫,但其诗作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在旅途中,我见到白云如同晶莹的海洋一般广阔无边,清晨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让我这饥饿的身体感到一丝凉意,松树间传来鸟儿清脆的叫声,山岭上处处弥漫着花香,真实而醉人,远远望去,青山被云雾缭绕,近看则碧水映照着天空和星辰,此次出行没有辜负我寻找幽静美景的意愿,归途中,我的衣袖里装满了春天的气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愉悦心情,首联“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以白云和晨露为引子,展现了山间的清新与宁静;颔联“松间鸟语声声脆,岭上花香处处真”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之声与芬芳;颈联“远望青山云雾绕,近观碧水映天辰”则从远观与近看两个角度,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细腻;尾联“此行不负寻幽意,归路悠悠满袖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出行的满足与喜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云如晶海”、“晨露浸饿身”、“鸟语声声脆”、“花香处处真”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远观与近看的对比,以及归途中的满足与喜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李暮云的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山中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