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荣真梦幻,悔不学丹砂。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叹浮荣

浮荣真梦幻,悔不学丹砂。出自哪首诗?

唐·吕岩

浮荣真梦幻,悔不学丹砂。

尘事如流水,生涯似落花。

青山空满目,白日又西斜。

归去无归处,谁人识故家。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本来姓李,在终南山修道,后得道成仙,被尊为“剑祖剑仙”,吕洞宾游历四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在民间有广泛信仰,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等,后世道教奉为“八仙”之一。

译文

浮华的荣耀如同梦幻一般虚无缥缈,真后悔当初没有去学习炼丹修仙之术,尘世间的事情就像流水般匆匆逝去,人生的经历也如同落花般凋零,眼前只有青山依旧,而白日又已西斜,想要归去却不知归向何方,又有谁能认识我那曾经的家园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浮世荣华的深刻反思和悔恨之情,诗人认为浮荣不过是梦幻泡影,转瞬即逝,而自己却未能及时醒悟,去学习炼丹修仙之道,以求超脱尘世,诗中通过“尘事如流水,生涯似落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迷茫和对过往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比浮荣与修仙、尘事与青山、生涯与落花等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也表达了对修仙之道的向往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其一生都在追求修仙之道,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四方、历经沧桑之后,对人生和修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时所写,诗人通过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浮荣的悔恨和对修仙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修仙之道的热衷。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