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辞害志"的摘要为:该成语意指不因过分拘泥于文辞而损害对文章或说话者本意的理解,强调在解读文本或交流时,应把握整体意图,避免片面地纠结于个别词句的字面意义,而忽略了作者或说话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不以辞害志的释义
不以辞害志,意指不要因为过分拘泥于文辞的字面意义而误解或曲解了作者的本意或文章的主旨,它强调在理解和解释文本时,应超越表面的文字表述,把握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不以辞害志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在这里讨论的是如何正确解读《诗经》等文学作品,强调不应被文字的字面意思所束缚,而应通过理解作者的意图来把握作品的主旨。
不以辞害志的例句
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们应当遵循“不以辞害志”的原则,避免因为对个别词句的误解而偏离了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意义。
不以辞害志的分解解释
不以:不要。
辞:言辞、文辞,指文字或语言的表达。
害:损害、妨害。
志:意志、志向,这里指作者的本意或文章的主旨。
不以辞害志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批评、文本解读等领域,提醒人们在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时,要超越文字的表面意义,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旨。
不以辞害志的示例
在解读《红楼梦》时,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某些词句的华丽或晦涩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结合整部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意图,来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意义。
不以辞害志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不拘文法、不泥于文、不拘泥于字句。
反义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以致曲解原意;“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这些反义词都强调了因为对文字或语言的片面理解而偏离了整体意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