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春两看频惬,荆棘秋风梦亦惊。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田园杂感

桑麻春两看频惬,荆棘秋风梦亦惊。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桑麻春两看频惬,荆棘秋风梦亦惊。

世事如棋多变幻,人生似梦少安宁。

闲来把酒吟诗赋,兴至挥毫作画屏。

莫道此中无乐趣,桃源深处有幽情。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译文

春天里看着桑麻茂盛,心中频频感到惬意;秋风中面对荆棘丛生,梦中也会感到惊恐,世事就像棋局一样多变幻莫测,人生仿佛梦境一般少有安宁,闲暇时把酒吟诗,兴致来时挥毫作画,不要说这里没有乐趣,在那桃花源的深处,正藏着幽雅的情怀。

释义

首联“桑麻春两看频惬,荆棘秋风梦亦惊”描绘了春天桑麻茂盛带来的喜悦和秋天荆棘丛生带来的不安,颔联“世事如棋多变幻,人生似梦少安宁”则是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慨,颈联“闲来把酒吟诗赋,兴至挥毫作画屏”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莫道此中无乐趣,桃源深处有幽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刻认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桑麻和荆棘为象征,对比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丑恶现象的厌恶,颔联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将世事和人生比作棋局和梦境,强调了它们的变幻莫测和难以捉摸,颈联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把酒吟诗和挥毫作画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虽然世事多变、人生如梦,但在那桃花源的深处,却藏着一份幽雅的情怀和无尽的乐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失望和不满,在这种背景下,他更加向往那种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