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宋·释宝印
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
水阔云漫漫无边,白鸟飞尽青茫茫。
渔翁收网夕阳外,明月芦花间影长。
夜深人静独倚棹,一曲瑶琴思故乡。
作者及朝代:
释宝印,宋代僧人、诗人,关于释宝印的具体生平资料并不详尽,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作品多带有禅意与淡泊之情。
作者简介:
释宝印作为宋代的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译文:
微风轻拂,千里晴空湛蓝如洗,一叶孤舟仿佛是从潇湘之地驶来,水面宽阔,云雾漫漫无边无际,白鸟飞尽后,只剩下青茫茫的一片,渔翁在夕阳下收起渔网,明月升起,芦花丛中映出长长的影子,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倚靠在船桨上,弹奏一曲瑶琴,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微风、晴空、孤舟、水阔、云漫、白鸟、渔翁、夕阳、明月、芦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微风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来潇湘”便以清新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微风轻拂,晴空如洗,一叶孤舟仿佛是从遥远的潇湘之地驶来,既点明了地点,又引发了读者的遐想,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绘水面的宽阔、云雾的漫漫、白鸟的飞尽以及青茫茫的一片,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渔翁收网、明月芦花等细节描写,则使画面更加生动具体,诗人以“夜深人静独倚棹,一曲瑶琴思故乡”作结,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又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无从得知具体的细节,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湘江之畔或某个水乡之地,面对着眼前的自然景色,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