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德薄是指才学疏浅,德行不高,形容一个人缺乏足够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这个成语常用于自我谦虚或批评他人时,表达对某人能力或品德方面的不足之处的看法。
1、才疏德薄的释义:
才疏德薄是一个成语,意指才学不高,德行浅薄,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缺乏足够的才能和道德修养,自我谦称时也常用此语表示自己的不足。
2、才疏德薄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昔者,初交,屡闻枉屈,实有怍(zuò)然,窃惟,才疏德薄,属当戎行(róng xíng),忝(tiǎn)窃虽久,未获退身。”意指自己才学不足,德行浅薄,却身居要职,感到惭愧。
3、才疏德薄的例句:
他常常自谦地说:“我不过才疏德薄之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全靠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4、才疏德薄的分解解释:
- 才疏:指才能不高,学识浅薄。
- 德薄:指德行不够深厚,道德修养不足。
5、才疏德薄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多用于自我谦称,表示对自己才能和德行的不足感到惭愧,也可用作对他人的评价,但通常带有贬义,表示对某人能力或品德的不认可。
6、才疏德薄的示例:
示例一:他深知自己才疏德薄,因此在工作中总是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进步。
示例二: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他感到自己才疏德薄,难以胜任。
7、才疏德薄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才短气粗(形容人才智不高,气质粗俗)、才疏学浅(形容才学不高,学识不深)。
- 反义词:才高八斗(形容才学极高)、德才兼备(形容既有才能,又有品德)。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才疏德薄”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