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远思》
唐·李中
云水苍茫日欲曛,
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
孤帆遥映烟霞外,
万里归心对月悬。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写诗,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云水之间苍茫一片,太阳即将西沉,
时光流逝,哪能总是如愿以偿,向西眺望心中依然充满忧虑。
孤独的帆船在烟霞之外若隐若现,
万里之外的归心如同悬挂的明月一般,遥不可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水苍茫、日欲西沉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远方的忧虑,而“孤帆遥映烟霞外,万里归心对月悬”则进一步通过孤独的帆船和悬挂的明月,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句“云水苍茫日欲曛”营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虑和不安,而“孤帆遥映烟霞外,万里归心对月悬”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可能经常需要远离家乡,四处奔波,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更加浓烈,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他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时光、对远方、对家乡的深深忧虑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