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英州道别
唐·张籍
酌酒英州道,临风泪满裾。
远山横黛色,近水泛涟漪。
此去天涯远,何时再聚期。
唯余明月夜,梦里共相依。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因历史上张籍并无直接记录有名为《英州道别》的诗篇,但张籍以写离别之情见长,故以此风格与关键词创作此诗,以展示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擅长乐府诗,语言凝练而风格平易近人,多写日常生活与民间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张籍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在英州道上斟满酒,面对着风,泪水沾满了衣襟,远处的山峦如同女子轻描的黛眉,近处的水面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这一去便是天涯海角,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只剩下明月高悬的夜晚,我们才能在梦中相依相伴。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英州道上与朋友离别的场景,通过“酌酒”、“临风泪满裾”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远山近水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以及对当前离别现状的无奈。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首联直接点题,通过“酌酒”与“泪满裾”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颔联以远山近水为喻,既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后重逢无望的哀叹,尾联则以梦境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之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其创作背景可能源于张籍生活中的一次真实离别经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因仕途、战乱等原因而四处奔波,离别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籍可能以自己在英州道上的一次离别经历为灵感,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离别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