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民以逞的释义

摘要:残民以逞是一个成语,意指统治者或掌权者残忍地对待百姓,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野心,不顾及民众的死活和利益,任意剥削、欺压百姓,以达到个人的政治或经济目的,是一种极其不道德和残忍的行为。

1、残民以逞的释义

残民以逞的释义

残民以逞指的是统治者或掌权者通过残酷对待百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野心,即残害百姓以达到个人的目的或野心,它反映了统治者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

2、残民以逞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阳山,舍于桑虞,召匠石示以骖乘,匠石曰:‘臣之质,死焉,若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昏而俱出,明而不反,诸大夫皆疑赵氏,言赵盾弑其君,赵穿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遂伏甲将攻赵盾,盾闺门不开,子杵臼曰:‘胡不入?曰:‘待吾君。’曰:‘君非吾君邪?邪则子何待?子待为主,臣则死之;子不待为主,将去,则子何之?’曰:‘去将适秦。’曰:‘钧之逃也,奚之适秦?且秦杀其大夫孟明视,孰非戎首?子其图之!’乃俱死之,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感’,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赵盾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君子曰:‘史佚所谓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言其逞志以从欲也,故曰:‘残民以逞。’”

3、残民以逞的例句

那些历史上的暴君,往往残民以逞,最终都遭到了人民的反抗和历史的审判。

4、残民以逞的分解解释

- 残:伤害、摧残。

- 民:百姓、民众。

- 以:用来、通过。

- 逞:满足、达到(某种目的或野心)。

5、残民以逞的成语用法

作为贬义词,用于形容统治者或掌权者对民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野心。

6、残民以逞的示例

古代有些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断加重赋税,残民以逞,最终导致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7、残民以逞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 反义词:爱民如子、体恤民情。

成语的出处部分引用了较长的原文段落,因为“残民以逞”这一成语的出处较为详细,且直接关联到其历史背景和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简化或调整引用内容。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