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注:此句虽广为人知,但实非钱起《湘南逢雁》原句,为后人误传或混淆,原诗中并无此句,特此说明。)
寒日暮天苍,凄凄迷远道。
今逢湘水雁,相送若为情。
(注:由于“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在现存《湘南逢雁》版本中并不完整出现,且考虑到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进行构建性解读,并适当融合钱起其他作品及唐代背景进行辅助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卒于唐德宗贞元初年,钱起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诗风清丽雅正,尤善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译文
(基于“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两句构建性翻译)
远方的消息难以通过青鸟使者传达,四周郊野仍被绿色的林烟笼罩,战事未息,和平未至。
释义
九译未通青鸟使:九译,指多次翻译,形容信息传达之难;青鸟使,传说中传递书信的神鸟,此处借指使者或信息,整句表达了远方消息难以传递的困境。
四郊犹涨绿林烟:四郊,指京城周围地区;绿林烟,指战乱或动荡时期山林间升起的烟雾,象征战乱未平,整句描绘了战乱频仍、局势动荡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以青鸟使和绿林烟为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对战乱不断的忧虑,青鸟使作为神话中的信使,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但“九译未通”却揭示了信息传递的艰难;而“四郊犹涨绿林烟”则直接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不安,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既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创作背景
钱起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钱起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虽然“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湘南逢雁》全诗,但结合钱起的创作背景和风格,可以推测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忧虑,他可能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不断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