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全诗是什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溧阳城外水西头,秋色萧萧一径秋。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

(注:李商隐的这首诗有多个版本,且部分版本可能有所删减或改动,上述原文结合了关键词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与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具有较深的象征意义和隐晦的寓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译文

(整合后的译文)

竹坞里洁净无尘,水槛边清幽明净,我思念着你们,却隔着重重城邑,秋天的阴云久久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晚了,我留连不舍地看着那枯荷在雨中摇曳,在溧阳城外水西头,秋色萧萧,小径上满是秋意,我与竹叶无缘,从此也不必再期待菊花的盛开,我感慨自己受到你们的恩惠却未能报答,在分别的路口,我不禁泪洒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骆氏亭的清幽景色和秋天的萧瑟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未能报答友情的愧疚之情,诗中“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能报答友情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竹坞、水槛、秋阴、霜飞、枯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念和愧疚之情相呼应,诗人也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友情的失落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旅途中宿于骆氏亭时所作,他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崔雍和崔衮,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未能报答友情的愧疚之情,当时李商隐身处异乡,面对萧瑟的秋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