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松
唐·白居易
长松倚青壁,千岁身不老。
孤根蟠绝壑,直干凌苍穹。
郁郁复苍苍,海风激洪涛。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青。
岁晚叶落尽,寒林气萧索。
独有长松树,青青似春草。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高大的松树紧紧倚靠在青色的山壁上,历经千年而身姿不老,它的孤根深深扎在险峻的山谷之中,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松树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海风猛烈地吹击着汹涌的波涛,但松树依然屹立不倒,雪霜虽然使世界变得一片洁白,但松树的枝叶却始终保持青翠不变,到了岁末,其他树木的叶子都已落尽,寒冷的树林里一片萧索,只有那高大的松树,依然青青如春草。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长松的描绘,赞美了松树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品质,长松倚靠在青壁之上,历经千年而不老,象征着坚韧和长寿,孤根蟠绝壑,直干凌苍穹,则表现了松树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长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海风激洪涛、雪霜徒自白等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松树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坚韧和毅力,通过与其他树木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松树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长松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品质,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长松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一棵棵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松树,诗人还通过与其他树木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独特之处,使读者对松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有关,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他通过对长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品质的崇敬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珍视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诗歌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对松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韧精神和生命力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