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喜雨

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出自哪首诗?

唐·李中

一雨动秋意,萧条生远林。

高风吹古木,白露润荒心。

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

四野无闲田,家家歌乐岁。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人喜爱,虽然他的诗作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但后世对他的评价颇高,认为他是晚唐一位有才华而未被充分认识的诗人。

译文

一场秋雨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使得远处的树林显得更加萧条,强劲的风吹动着古老的树木,白露滋润着荒芜的心田,我衷心希望这甘甜的雨露,能够滋润到那些已经枯萎的植物,让田野里没有闲置的土地,家家户户都能歌唱丰收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雨露能够滋润到所有需要水分的植物,特别是那些已经枯萎的植物,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一雨动秋意,萧条生远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凉意和树林的萧条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凄清而又不失希望的基调,而“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雨露能够滋润到每一个需要滋润的生命,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诗人李中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描绘秋雨后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