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茶山
唐·刘禹锡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
路入萦回九折坂,水随平远万重湾。
岩花涧草香沾袖,石径松风响入关。
莫道幽深人迹少,白云深处有僧闲。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多少次思念着友人,想要去探访那茶山,山中的竹林茂密如云,让人不敢轻易删减(意指竹林之美,让人不忍破坏),山路蜿蜒曲折,如同九折坂一般,水流平缓而遥远,绕过万重山湾,山涧的岩石和花草香气沾满了衣袖,石径上的松风响彻山谷,传入关口,不要说这里幽深人迹罕至,白云深处还有悠闲的僧人居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茶山的向往和探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山竹林的茂密、山路的曲折、水流的平缓以及山中景物的清新宜人,诗人还通过“莫道幽深人迹少,白云深处有僧闲”一句,表达了对山中僧人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访茶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竹密如云不敢删”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之茂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而“路入萦回九折坂,水随平远万重湾”则通过山路和水流的描写,展现了茶山的险峻和秀美,最后两句“莫道幽深人迹少,白云深处有僧闲”则通过僧人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束缚,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茶山作为一处远离尘嚣的胜地,自然成为了诗人向往的对象,在探访茶山的过程中,诗人被山中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寄托了自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