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的释义

诗词原文

访袁拾遗不遇

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的释义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闻道梅花发,宵深欲雪时。

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

(注:“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孟浩然的某一完整流传诗作中,可能是后人根据孟浩然或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与意境拼凑或误传而来,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访袁拾遗不遇”的情境中,进行创作与解析,真正的孟浩然作品中没有直接这样连续的两句,但以下分析基于这两句所营造的意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译文

我前往洛阳拜访那位才子(袁拾遗,此处为虚构人物,代表某位被贬谪的才子),却得知他已远贬江岭成为流人,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但哪里比得上这里的春色宜人呢?又听说梅花已经绽放,正值深夜将要下雪之时,我因对你的思念和乘兴而起,骑着马直奔你家门而来。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探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前两句点明友人被贬的遭遇,后两句则通过梅花与春色的对比,以及诗人不顾天气恶劣、深夜骑马前来的行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急切相见的心情。

赏析

“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两句,情感真挚,动作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行动上的果敢,在寒冷的冬夜,诗人因思念而兴起,不顾路途遥远与天气恶劣,毅然决然地骑马前往,这种情感与行动的结合,使得诗句充满了动人的力量,这也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创作背景

虽然“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这两句是虚构融入的,但基于孟浩然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发生在唐代某个文人被贬谪后,其他文人朋友对其表示关心与支持的背景下,孟浩然一生未得显达,多游历四方,结交广泛,对友人的遭遇常怀同情与关切,这样的情感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即便这两句诗是虚构的,它们也符合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与情感色彩。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