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赞
唐·王勃
宝幢独立映朝霞,
有大经卷在一尘。
量等三千大千界,
光涵万象遍天涯。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自幼聪颖好学,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早年因才华出众而名噪一时,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而仕途不顺,最终不幸溺水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译文
宝幢(经幢)独自矗立在朝霞之中,
在那微小的尘埃之中藏有宏大的经卷。
其度量等同于广阔无垠的三千大千世界,
光芒涵盖万物,遍布天涯海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经幢的宏伟与神秘,表达了佛教经文的博大精深和无所不在。“有大经卷在一尘”一句尤为深刻,寓意着佛教的智慧和真理虽然看似微小,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深邃的内涵,能够涵盖整个宇宙。
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佛教经幢的庄严与神圣,通过“宝幢独立映朝霞”一句,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庄严的基调。“有大经卷在一尘”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佛教的深奥智慧与微小的尘埃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经文的博大精深,而“量等三千大千界,光涵万象遍天涯”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的普世价值和广泛影响,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勃在游览寺庙或参与佛教活动时所作,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王勃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理解,他在游览寺庙或参与佛教活动时,很可能被经幢的庄严与神秘所吸引,从而创作出这首赞美佛教经幢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勃对佛教智慧的崇敬和向往,以及他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