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破尘经行
唐·皎然
破尘出经作佛事,不作实与非实想。
万象丛中得自由,世间无物堪为障。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宗教体验,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皎然与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对唐代诗坛和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穿越尘世的纷扰,我依据佛经行事,心中不执着于真实与非真实的念头,在万千事物的包围中,我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成为我的障碍。
释义
“破尘出经作佛事”意指诗人超脱尘世的束缚,依据佛经的教义行事,致力于佛教的修行和传播。“不作实与非实想”则表达了诗人不执着于世俗的真实与虚幻之分,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脱和自在的境界。“万象丛中得自由”描绘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世间无物堪为障”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无所畏惧。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佛教思想的体现,他通过描绘自己超脱尘世、依据佛经行事的经历,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坚定信仰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中“破尘”与“出经”相对,既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越,又彰显了他对佛教经典的尊崇,而“不作实与非实想”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和自在,他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能够以一种更加宽广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皎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位诗僧,皎然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也往往与佛教修行和体验紧密相关,这首诗可能是皎然在修行过程中有所感悟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超脱尘世、依据佛经行事的经历,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坚定信仰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皎然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