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的解释

诗词原文

池畔怀旧

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的解释

唐·李商隐

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

往事如烟散,新愁逐日添。

柳丝垂碧水,花影映清涟。

独坐思无尽,斜阳欲下山。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我在旧时的池塘边徘徊,不知不觉间已经两鬓斑白,难以分辨(自己的模样),往事如同烟雾一般消散,新的忧愁却日复一日地增加,柳树的枝条低垂在碧绿的水面上,花朵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涟漪之中,我独自坐在这里思绪万千,直到夕阳即将落下山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首联“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直接点题,描绘了诗人在旧地重游时的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已老去,颔联“往事如烟散,新愁逐日添”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状的忧虑,颈联“柳丝垂碧水,花影映清涟”以景衬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烘托诗人的心境,尾联“独坐思无尽,斜阳欲下山”则收束全诗,以斜阳西下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思绪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徘徊旧池畔”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接着通过“不分已华颠”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颔联的“往事如烟散,新愁逐日添”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尾联的“独坐思无尽,斜阳欲下山”则以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念,旧池畔的徘徊,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当前境遇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