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共庆情方洽,鲸饮何妨量有容。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宴集

云飞共庆情方洽,鲸饮何妨量有容。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云飞共庆情方洽,鲸饮何妨量有容。

四座笙歌香满袖,一庭花月酒盈钟。

高朋满座同欢畅,胜景良辰共赏中。

此际风光无限好,何须惆怅怨穷通。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文化艺术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文学与艺术的君主,常有诗作流传。

译文

云彩飞扬,我们共同庆祝,情感正融洽;如鲸吸水般畅饮,又何在乎酒量大小,心怀宽广自可容纳,四周座席上笙歌缭绕,香气盈袖;庭院中花影婆娑,月光皎洁,酒杯里美酒满盈,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一同欢畅;在这美好的景色与吉时里,我们共同欣赏,此刻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为命运的穷达通顺而惆怅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一次宴会上与群臣共庆的欢乐场景,通过“云飞共庆”和“鲸饮何妨”展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和君臣之间的融洽关系,诗中“四座笙歌”、“一庭花月”等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优雅环境和愉悦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宴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代宫廷宴会的盛况,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代君主的豪情与雅趣,诗中“云飞共庆情方洽”一句,既描绘了宴会的热烈氛围,又寓意着国家安定、人民和睦的美好愿景,而“鲸饮何妨量有容”则体现了乾隆皇帝宽广的胸怀和对臣下的包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一次宫廷宴会上,作为一位热爱文学与艺术的君主,乾隆皇帝经常举办各种宴会和文学活动,以增进君臣之间的感情,同时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记录了当时宴会的盛况,也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人生、对国家的深刻思考和豁达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清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明君的风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