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幻景
烟光色散诸般幻,水镜天开一线明。
万象丛中寻实相,千峰顶上见真情。
云开日出红霞映,风定波平绿水平。
莫道人间无胜境,此中自有乐无穷。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号亦不详,东川(今四川雅安一带)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称,风格豪放飘逸,意境雄浑壮阔,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烟雾和光芒交织,使得万物呈现出种种虚幻的景象;水面如镜,天空仿佛被一线光明所开启,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寻求真实的本质,在千峰之巅才能见到真正的情感,云开日出,红霞映照,风平浪静,绿水悠悠,不要说人间没有美好的景致,这里自有无穷的乐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烟光色散诸般幻,水镜天开一线明”以自然景象的虚幻与真实对比,暗示人生的纷繁复杂与真理的难得一见,颔联“万象丛中寻实相,千峰顶上见真情”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生的高峰上才能领悟到的真正情感,颈联“云开日出红霞映,风定波平绿水平”以自然景象的宁静美好,象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尾联“莫道人间无胜境,此中自有乐无穷”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烟雾、光芒、水面、天空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虚幻与真实交织的意境,暗示人生的纷繁复杂与真理的难得一见,诗人又在诗中表达了对真理和真情的追求,以及在人生的高峰上才能领悟到的真正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感悟有关,李颀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在晚年辞官归隐后,他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归隐生活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创作出来的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和真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