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万松岭

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

夜半风雷先骤雨,晓来烟日似春温。

岩扉不掩多驯鹿,林壑深藏有隐猿。

我亦人间憔悴者,何时归去卧松根。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万松岭上的松树低垂而繁茂,仿佛直插云端,四周的山峰都像是它的子孙后代,半夜时分,风雷交加,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到了早晨,阳光透过云烟,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温暖,岩洞的门扉没有遮掩,常有驯鹿出没;深林幽谷之中,隐藏着猿猴的身影,我也是人世间憔悴失意的人啊,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在那松根之下安然卧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万松岭的壮丽景色,通过松树的高大繁茂和周围山峰的环绕,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和谐,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联“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万松岭的壮观景象,松树高耸入云,四周山峰环绕,宛如子孙后代般簇拥,颔联通过“夜半风雷先骤雨,晓来烟日似春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多端,既有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有阳光明媚的早晨,颈联“岩扉不掩多驯鹿,林壑深藏有隐猿”则进一步描绘了万松岭的幽静与神秘,驯鹿和隐猿的出现,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尾联“我亦人间憔悴者,何时归去卧松根”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晚年退居家乡,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内心感到憔悴和无奈时所作,通过描绘万松岭的壮丽景色和幽静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