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流落先朝士,间关绝域身。
几回青琐点,频入凤池春。
彩凤随鸦去,金鸾失路人。
平生心迹事,不独为君陈。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流落在先朝的老臣啊,辗转于这遥远的边地。
曾几何时,在青琐门内被点选,频繁地出入于凤凰池畔的春天。
如同彩凤随鸦而飞,金鸾殿上失去了往日的身影。
我一生的心志与行迹,不仅仅是为了向君王陈述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流落异地的先朝老臣的同情与感慨,首联直接点题,描述了这些老臣的流落与辗转,颔联回忆了他们曾经的荣耀与地位,曾在朝廷中担任要职,频繁地出入于权力中心,颈联则以“彩凤随鸦去,金鸾失路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老臣的落魄与失势,尾联则表达了杜甫对这些老臣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认为他们一生的心志与行迹,并不仅仅是为了向君王陈述,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追求与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对流落异地的先朝老臣的深切同情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与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老臣的荣辱兴衰与人生轨迹,也体现了杜甫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战乱与流离失所,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也看到了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员在战乱中失势落魄,心中充满了同情与感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先朝老臣的同情与感慨,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