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寂静的柴门紧掩着,苍茫的天空下夕阳余晖映照,鹤的巢穴筑在松树间,人们很少来探访我这隐居的人,绿色的竹子长出了新的嫩叶,像抹了一层白粉,红色的莲花凋谢了,露出了它原来的花萼,在这深山中,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没有了春夏之分,四月里才见到二月里本该盛开的花朵。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山中时光悠长、季节不分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将山中时光的悠长与季节的模糊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逃避。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仕途顺利,但中年遭遇安史之乱,被迫接受伪职,乱平后,他因曾受伪职而被降职为太子中允,后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时,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