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推不去,乘留复须疑。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富贵推不去

富贵推不去,乘留复须疑。的意思及出处

唐·罗隐

富贵推不去,乘留复须疑。

莫言长有者,但恐忽无时。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

译文

富贵来了推不去,想要留住却又心生疑虑,不要说富贵会长久拥有,只怕它忽然之间就消失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无常的深刻认识,首句“富贵推不去”描绘了富贵到来时难以抗拒的情景;次句“乘留复须疑”则表达了诗人对留住富贵的疑虑和不安;后两句“莫言长有者,但恐忽无时”进一步强调了富贵难以长久,随时可能失去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富贵无常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富贵的复杂情感:富贵是人人向往的,但当它真正到来时,却又让人心生疑虑,担心它不能长久;诗人也意识到富贵并非永恒,随时可能失去,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所拥有的一切,这种对富贵无常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富贵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富贵易逝,诗人通过这首诗,既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也体现了罗隐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