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亲仍著老莱衣,慈竹平安愿已违。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思亲

娱亲仍著老莱衣,慈竹平安愿已违。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蒋士铨

娱亲仍著老莱衣,慈竹平安愿已违。

风木含悲秋色老,溪山无恙岁华非。

寒灯独对听风雨,远路长怀泣血悲。

多少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少年时。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年-1785年),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蒋士铨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其诗与袁枚、赵翼风格相近,合称“性灵派三大家”,蒋士铨又工古文辞,兼擅戏曲,著有《忠雅堂诗集》、《铜弦词》二卷、《忠雅堂戏曲集》、《蒋士铨稿本》、《藏园九种曲》等传世。

译文

为了取悦父母仍然穿着老莱子那样的彩衣,但慈爱的母亲已经离世,愿望落空,风中摇曳的竹子似乎也在含着悲伤,秋色已深,而山川河流依旧无恙,只是时光已逝,独自对着寒灯,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心中对远方的亲人充满了无尽的怀念和悲痛,多少往事如同梦幻一般,但此刻的伤心却已不同于少年时。

释义

娱亲仍著老莱衣: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为了取悦父母而做的努力。

慈竹平安愿已违:慈竹,竹的一种,相传此竹生母宅前,竹根有泪眼,笋子有胎痕,为母慈之象征,这里指诗人希望母亲平安的愿望已经落空。

赏析

这首诗是蒋士铨表达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的佳作,首联通过“老莱衣”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为了取悦母亲所做的努力,但“愿已违”三字透露出母亲已经离世的残酷现实,颔联以“风木含悲”和“溪山无恙”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颈联通过“寒灯独对”和“远路长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助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尾联则以“多少前尘如梦影”和“伤心不似少年时”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伤痛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蒋士铨在母亲去世后,深感悲痛和怀念之情而创作的,蒋士铨一生孝顺父母,对母亲的离世深感悲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蒋士铨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