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的释义

这首包含关键词“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赋得池上双丁香树》,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的释义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唐·钱起

得地移根远,含春畏景长。

枝条犹未合,花蕊半含香。

叶密人难见,绿阴疏未合。

风来花自舞,翠鬣俨相望。

谁识幽居意,端居兴自忘。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内容较为贫乏,但部分作品如《湘南逢雁》等,情感真挚,颇有佳句。

译文

这两株丁香树被移植到此地,远离了原来的根土,它们带着春天的气息,却畏惧日光的漫长,枝条还未完全交缠在一起,花蕊中半含着香气,叶子茂密得让人难以窥见树中的景象,绿荫稀疏而未完全合拢,微风吹来,花朵随风起舞,翠绿的叶片仿佛相互对望,又有谁能理解这幽静居所中的意境呢?我独自居住在这里,兴致盎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池边两株丁香树的生长状态和诗人的心境,诗中通过“得地移根远”表达了丁香树被移植的艰辛,“含春畏景长”则暗示了它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与畏惧。“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丁香树的形态,绿荫稀疏,叶片翠绿,相互对望,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谁识幽居意,端居兴自忘”表达了自己对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丁香树的生长状态和诗人的心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两句,将丁香树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绿荫稀疏,叶片翠绿,相互对望,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沉醉,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钱起的个人经历有关,钱起一生仕途较为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直到天宝十年才进士及第,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钱起可能更加向往幽静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丁香树的生长状态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沉醉,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崇尚清幽的生活情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