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阳。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阳。全诗是什么?

《励志》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阳。

忠贞凭岁月,气节傲风霜。

铁骨铮铮立,丹心耿耿扬。

平生无别愿,惟愿国无疆。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为人刚正不阿,力主抗金,曾一度为相,但因反对议和而被罢免,李纲的诗文作品多抒发其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其著作《梁溪集》等传世。

译文

松树的节操如同凌霜傲雪般坚韧,葵花的心意总是向着阳光生长,我的忠贞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我的气节足以傲视风霜,我有着铁骨铮铮的脊梁,怀揣着耿耿的丹心,我一生没有别的愿望,只愿国家永远强盛,没有边疆的忧患。

释义

“松操同凌雪”比喻人的节操如同松树般坚韧不拔,不畏严寒;“葵心共向阳”则借葵花向阳的特性,表达人应心怀忠诚,始终向着正义和光明。“忠贞凭岁月,气节傲风霜”进一步强调了忠贞和气节的重要性,即使岁月流转,风霜侵袭,也应坚守不渝。“铁骨铮铮立,丹心耿耿扬”则形象地描绘了忠臣的形象,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赤诚之心。“平生无别愿,惟愿国无疆”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深切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松、葵为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忠贞和气节的赞美,诗中通过“凌雪”、“向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心怀忠诚的高尚品质,诗人还通过“铁骨铮铮”、“丹心耿耿”等词语,进一步强调了忠臣的形象和品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纲抗金时期,当时,面对金人的侵略,李纲力主抗金,但朝廷内部却存在着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李纲因坚持抗金主张而多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李纲以松、葵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忠贞和气节的坚守,以及对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深切期望,这不仅是对自己品格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