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
:思贤吟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原文:
在野思罗致,盈庭想毂推。
清风难借力,明月自相依。
林鸟归巢急,江云入暮飞。
谁怜孤直意,岁晚独依依。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译文
在田野间的我渴望被朝廷征召,朝廷中的人们也一定在想着推举贤能之士,清风难以借力让我青云直上,只有明月始终与我相依相伴,林中的鸟儿急匆匆地归巢,江上的云彩在暮色中飘飞,又有谁能理解我这孤直的心意呢?在这岁末之时,我只能独自依依不舍。
释义
“在野思罗致,盈庭想毂推”表达了诗人渴望被朝廷征召、重用,以及朝廷中人们对贤能之士的渴求。“清风难借力,明月自相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林鸟归巢急,江云入暮飞”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谁怜孤直意,岁晚独依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哀怨。
赏析
这首诗以“思贤”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朝廷征召的渴望、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哀怨,诗中“清风难借力,明月自相依”一句尤为精彩,既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又通过“清风”与“明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孤傲的性格,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贤能之士难以得到重用,诗人李中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了对朝廷征召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贤能之士被重用的期望以及对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哀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能之士的渴求与无奈的现实状况。
是基于题目要求和创作需求而虚构的,历史上并无确凿记载李中写过这样一首诗,但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根据关键词进行诗词创作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