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的意思及出处

题名:《颂英贤》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

风云开霁景,日月耀明天。

文武安邦国,德才济世间。

千秋留美誉,万古仰高贤。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散文也写得颇有名气,尤其是他的政论文,语言犀利,议论精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批判和见解。

译文

皇帝心中知晓那些才智出众的人,众人的期望都寄托在那些英才贤士身上,风云变幻中迎来了晴朗的景象,日月高悬照亮了美好的天空,他们文武双全,能够安定国家,德才兼备,能够造福世间,他们的美好名声将流传千秋,被后世永远敬仰为高尚的贤人。

释义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那些被皇帝赏识、被众人期望的英才贤士,他们不仅才智出众,而且德才兼备,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存在如同风云变幻中的晴朗景象,日月高悬中的明亮天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英才贤士的赞美和敬仰,首联“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皇帝和众人都对英才贤士寄予厚望,颔联“风云开霁景,日月耀明天”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英才贤士的出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希望和光明,颈联“文武安邦国,德才济世间”则进一步阐述了英才贤士的德才兼备和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尾联“千秋留美誉,万古仰高贤”则是对英才贤士的永恒赞美和敬仰,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但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可能希望通过赞美和敬仰那些英才贤士,来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他也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英才贤士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