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疴人事违,流景自如昔。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卧疴人事违,流景自如昔。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卧疴人事违,流景自如昔。

空庭无行迹,秋风动寒叶。

病体缠绵难自理,世事纷扰皆相违。

时光流转不停歇,庭院空空人未归。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我因病卧床,与世事相违,时光却如往常一般流逝,空旷的庭院中没有行人的足迹,只有秋风吹动寒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释义

“卧疴人事违”描述了诗人因病卧床,无法参与世事,感到与世隔绝的孤独与无奈。“流景自如昔”则表达了时光无情,不会因为个人的遭遇而停留或改变,依然按照它的节奏流逝,后两句通过描绘空庭和秋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感怀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因病卧床、与世隔绝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卧疴人事违”与“流景自如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诗人通过描绘空庭和秋风的景象,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病卧床,无法参与世事,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