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高山流水”与“指下风生千古意”,虽然这两句并非直接相连于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中的连续句子,但“高山流水”这一典故常与古代琴曲《高山流水》及其背后的友情故事相关联,指下风生千古意”则描绘了一种高超的琴艺与深远的意境,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构想一首融合了这些元素的古诗,并为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构想题目:琴意朝代:唐代作者:李逸 …
诗词原文题筠庄宋·苏辙篆带纱巾野意浓,且与筠庄作主人。门巷扫除无俗客,池塘开阖放新荷。风前翠竹生凉思,雨后青山出晚云。幸有浊醪供醉卧,故应容得老夫存。作者简介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 …
诗词原文山居宋·辛弃疾一丘一壑真吾事,野鹤孤云随处乐。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作者及朝代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 …
诗词原文:《竹林闲吟》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可怜修竹觞吟处,天地无忧物事新。风动翠梢摇日影,云开清露滴花尘。闲来把酒对明月,兴至挥毫赋诗文。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鸿知我心。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 …
诗词原文山居杂诗朝代:清代作者:释敬安花逐流泉坐暮春,客来强作永和人。松风清冽溪云白,洗尽人间万斛尘。作者简介释敬安(1851-1912),俗名黄读山,字福河,后改名为黄晦,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是晚清著名的诗僧,他出生于湖南湘潭,自幼聪颖好学,后因家庭变故,投身佛门,释敬安精通诗文,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赏,他在 …
诗词原文端居咏怀唐·韦应物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风动秋庭幕,月摇霜夜杯。终南晓望迥,西塞暮归来。归卧南窗下,灯前双鬓摧。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 …
诗词原文行路难·其二唐·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
诗词原文归田唐·韦应物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瘦马行迟缓,穷途路转迷。暮烟生远树,斜日隐荒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他的诗歌反 …
触目如故的摘要可以表述为:触目如故是一个成语,意指看到眼前的景物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形容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如故,常用来表达人对过去事物的怀念或对现状的感慨。1、触目如故的释义: 触目如故指的是所看到的景象或事物依然和过去一样,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常用来形容环境、景象或人的状态长时间保持不变,给人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2、触目如故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 …
诗词原文叹老宋·陆游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一身仍病在,万事已蹉跎。壮志今何在,流年去不回。空余忧国泪,洒泪向尘埃。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