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的释义

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的释义

唐·韦庄

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

村路无行客,秋田有废篱。

开沟引水灌,扶杖出门时。

慵惰无他事,闲吟一两诗。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因为雨水过多,庄稼的收割推迟了;乌鸦也因天气原因,迟迟未能安定巢穴,村庄的小路上没有行人经过,秋天的田野里,废弃的篱笆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着开沟引水灌溉农田,我扶着拐杖偶尔出门走走,生活慵懒而悠闲,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是偶尔吟诵一两首诗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秋雨连绵、农事延迟、村路寂寥、田野荒芜的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以诗为伴的生活态度。

赏析

首联“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直接点题,以自然现象入手,既描绘了乡村秋雨连绵的景象,又暗示了农事活动的延迟,颔联“村路无行客,秋田有废篱”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寂寥与荒凉,通过“无行客”和“有废篱”的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冷清,颈联“开沟引水灌,扶杖出门时”则转而描写村民们的勤劳与忙碌,与前面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尾联“慵惰无他事,闲吟一两诗”则回到了诗人自己,以悠闲自得、以诗为伴的生活态度收束全诗,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又与前文的乡村景象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韦庄身处乱世,对乡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正是他在乡村隐居期间,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闲适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