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苒沙汀展翠毡,行行苔径踏青钱。的解释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徐铉的《和州春日》,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苒苒沙汀展翠毡,行行苔径踏青钱。的解释

诗词原文

和州春日

唐 徐铉

苒苒沙汀展翠毡,行行苔径踏青钱。

倚栏惆怅人谁会,不觉前汀暮雨眠。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累官至吏部尚书、知政事,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又与弟徐锴并有文名,世称“二徐”,入宋,历仕太子右庶子、散骑常侍,给事中,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年),病逝,年七十六,追赠吏部尚书,徐铉擅长诗文,与弟徐锴并有文名,精小学及书法,曾遍校前朝《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所撰《琵琶行》等乐府,颇为世所称。

译文

柔软的沙洲上铺展开翠绿的草毡,一行行青苔覆盖的小径上仿佛踏着春天的铜钱,我倚靠在栏杆上满怀惆怅,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前方的水边已经笼罩在傍晚的细雨之中,而我也在这雨幕中沉沉睡去。

释义

首句“苒苒沙汀展翠毡”描绘了春天沙洲上绿草如茵的景象,如同铺开的绿色地毯;次句“行行苔径踏青钱”则进一步描绘了青苔覆盖的小径,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春天的铜钱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的惆怅与孤独,倚栏而望,无人理解其心境,最终在傍晚的细雨中沉沉睡去。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前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深沉而含蓄,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未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诗中可以推测,这很可能是徐铉在和州任职期间,面对春天的美景,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抒发情感的诗作,徐铉一生经历了南唐和北宋两个朝代,仕途坎坷,人生经历丰富,这也使得他的诗作中常常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