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闲居日已久,交游亦已疏。
独坐南斋下,悠悠见山居。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只有老僧偏爱惜,倩人图画作书屏。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闲居山中已经很久了,与外界的交往也变得稀疏,独自坐在南斋之下,悠然自得地观赏着山中的居所,松风轻轻吹过,让我解开了衣带,享受着自然的清凉;山月高悬,映照着我弹琴的身影,只有那位老僧对我这里特别偏爱,还特地请人将这里的景致画成图画,作为他书房中的屏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境,前两句点明闲居日久、交游稀疏的现状;中间两句通过“松风吹解带”和“山月照弹琴”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互动;最后两句则通过老僧请人作画的行为,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居所的清幽雅致,以及外界对它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松风吹解带”和“山月照弹琴”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两句则通过老僧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居所的清幽雅致和外界对它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闲适的午后,独自坐在南斋之下,悠然自得地观赏着山中的景致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生活、向往自然之美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