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墙东新径去年开,二老扶筇便往来。
绿竹成阴初过夏,红梅著子欲迎秋。
日长人静禽声远,风暖花明草色柔。
莫道此中无乐事,闲居胜似在瀛洲。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墙东边的新路去年开辟出来,两位老人拄着手杖便能轻松往来。
夏天时绿竹成荫,初秋时节红梅已结子。
日长人静时,禽鸟的叫声传得很远,风和日暖,花儿明艳,草色柔和。
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闲居的生活胜过在仙境瀛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点明新径开辟的时间与二老(可能指诗人与其友人或伴侣)的便利往来;颔联通过绿竹成荫、红梅结子的景象,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颈联则描绘了日长人静、风暖花明的宁静氛围;尾联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与超脱尘世的心境。
赏析
陆游此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美景,也寓含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以“闲居胜似在瀛洲”作结,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退居山阴,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晚年闲居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历经仕途波折、国家动荡之后,陆游在晚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墙东新径、绿竹红梅、日长人静等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