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
(注:“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并非王维原句,此处为创作需要而构造,但整体风格与王维诗风相近,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造情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晚年时我唯独喜好清静,对世间万事都不再挂心。
自己想想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摆脱现状,只知道返回那久已荒废的山林。
松林间微风拂过,我解开衣带乘凉,山中明月升起,映照着我在松下弹琴。
手中掌握着关键的决策权,有知己相伴左右,也就不必急着去荒郊野外建造房屋隐居了。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晚年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一句,意味着诗人虽然向往隐居生活,但因为有知己相伴,手中又掌握着重要的决策权(比喻人生的重要选择和机遇),因此暂时无需急于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中间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最后一句则通过“秉执枢机有知己”的表述,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知己相伴的珍视,使得整首诗在超脱中不失温情,在淡泊中不失坚韧。
创作背景
虽然“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并非王维原句,但我们可以假设这首诗是在王维晚年时期创作的,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王维可能正身处山林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