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应信此身非我有,窗间谁伴夜虫吟。
(注:“应信此身非我有,窗间谁伴夜虫吟”这两句并非直接连续出现在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但为便于解析,我将它们放在了一起,并基于陆游的风格和意境进行了合理的串联和解读,在陆游的其他作品中,可以找到类似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诗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结合整体意境翻译)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雄心壮志并未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即使死了也能化作鬼中的英雄豪杰,应当相信,这身躯已不属于我自己,在这窗前,还有谁在陪伴着夜虫吟唱呢?
释义: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悲壮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前两句描绘了黄河的奔腾和华山的巍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和伟大,后两句则通过“遗民泪尽”和“南望王师”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中原人民的苦难和期盼,而“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应信此身非我有,窗间谁伴夜虫吟”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凉,同时也增添了整首诗的意境和深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