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唐·贾岛
平生学道著功深,世事萦人负此心。
欲问吾师何处去,白云深处一僧林。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汉族,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运坎坷,但他能以苦吟的精神作诗,人称“苦吟诗人”,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我一生致力于学习道法,下了很深的功夫,但世俗之事总是缠绕着我,辜负了我修道的初心,想要询问我的老师他去了哪里,原来他隐居在白云深处的僧侣林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道修行的执着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首句“平生学道著功深”点明了自己一生致力于学道的经历与深厚的修为;次句“世事萦人负此心”则透露出因世俗之事而未能完全专注于修道的遗憾;后两句则通过询问老师的去向,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苦吟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与对外部世界的冷静观察,诗中“平生学道著功深”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学道的坚定信念与深厚修为,也暗示了他在修行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世事萦人负此心”一句,则揭示了世俗纷扰对诗人修行生活的干扰与破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后两句通过询问老师的去向,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自我救赎与超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怀念自己早年学道的经历与初心,同时也对世俗纷扰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与反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我救赎与超脱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作为一位苦吟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