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的解释

诗词原文

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的解释

观沧海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

万象皆出于无,有生于微灭不息。

洪涛激万山,天吴舞青蜥。

变化随云风,悠悠了无迹。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不仕,喜欢吟咏山水,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微小的尘埃扬起形成高大的山峦,沧海之水也只是宇宙中的一滴,世间万物都源于虚无,由微小而生,又在微小中消亡,生生不息,汹涌的波涛激荡着万座山峰,海神天吴在青蜥的陪伴下翩翩起舞,这一切的变化都随着云风而变,最终都悠悠然了无痕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沧海、尘埃、山峦、洪涛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生成与消亡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即使是高大的山峦和广阔的沧海,也都是由微小的事物构成的,万物都源于虚无,又在微小中消亡,体现了道家“无中生有,有生于微”的哲学思想,诗人也通过描绘海神天吴的舞蹈和云风的变幻,表达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最终都将归于虚无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独特见解,诗人以“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微小的尘埃和广阔的沧海相对比,突出了万物生于微、归于无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洪涛、万山、天吴、青蜥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宇宙万物的变化无常和生生不息,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他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有关,李群玉一生不仕,喜欢吟咏山水,对自然景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他逐渐形成了对宇宙万物生成与消亡的独特见解,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面对浩瀚的沧海和微小的尘埃,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哲思,从而创作出来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