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元理悟道
朝代:宋代
作者:李道纯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虚灵涵万象,妙有契无迹。
太极生两仪,阴阳互根蒂。
悟得此中真,方知天地意。
作者简介
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又号逍遥子,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元代著名道士、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他学识渊博,精通易理和道家学说,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李道纯一生著作颇丰,有《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等传世。
译文
易理的根源在于那最本初的元气,圣人的心灵与这元气相合为一。
虚灵之中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形象,妙有之境与无形无象的真理相契合。
太极从中产生出阴阳两仪,阴阳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只有悟透了这其中的真谛,才能明白天地的意志和意图。
释义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易理与圣人之心相合为一的哲学思想,首句“易理本元元”指出易理的根源在于宇宙的本原,即元气,次句“圣心相合一”说明圣人的心灵与这元气是相合为一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接下来两句“虚灵涵万象,妙有契无迹”进一步描述了虚灵之中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形象,而妙有之境则与无形无象的真理相契合,展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最后两句“太极生两仪,阴阳互根蒂,悟得此中真,方知天地意”则通过太极生两仪、阴阳互生的道理,强调了悟透这些真谛才能明白天地的意志和意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述了易理与圣人之心相合为一的哲学思想,诗人通过描绘虚灵、妙有、太极、阴阳等概念,展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也强调了悟透这些真谛的重要性,只有真正领悟了这些道理,才能明白天地的意志和意图,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创作背景
李道纯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代,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探索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在长期的修行和研究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这首诗正是他在探索易理和圣人之心相合为一的过程中所写下的感悟之作,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哲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