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观盛衰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出自哪首诗?

唐·罗隐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宠辱良难测,何须问卜筮。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多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小品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

译文

盛与衰总是相互依存,明智的人贵在能预先洞察这一规律,宠辱无常,难以预料,何必去求神问卜呢?

释义

盛衰互相倚:指盛与衰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永恒的盛,也没有永恒的衰。

达者贵先识:达观明智的人,贵在能够预先认识到这一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宠辱良难测:宠辱无常,难以预料,说明人生的境遇是变幻莫测的。

何须问卜筮:既然宠辱难测,盛衰相依,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求神问卜,依赖迷信来预测未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盛衰相依、宠辱无常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盛衰、宠辱,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明智者应有的预见性和超脱态度,诗中的“达者贵先识”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强调了预见性和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挫折后,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领悟和表达,通过阐述盛衰相依、宠辱无常的道理,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也寄托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向世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和达观的人生态度,即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超脱的心态,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