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鹧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盘回欲下还惊起,月照寒潭一线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与许棠、张乔等并称“芳林十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郑谷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温暖的阳光下,鹧鸪在草丛中嬉戏,它们美丽的翅膀如同锦绣一般,这些鹧鸪的品性或许与山鸡相近,在青草湖因雨水迷蒙而朦胧时,它们飞过;在黄陵庙的花瓣飘落时,它们啼叫,游子听到鹧鸪的啼声,不禁泪湿衣袖;佳人唱起鹧鸪曲,眉头紧锁,它们在宽阔的湘江上相互呼应,盘旋飞翔,想要落下却又惊起,月光下,寒冷的潭水被映照出一条明亮的水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鹧鸪的生活习性、啼声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寄托了诗人对游子思乡、佳人怀春等情感的感慨。“盘回欲下还惊起,月照寒潭一线开”一句,生动地刻画了鹧鸪在月光下飞翔的情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鹧鸪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鹧鸪的美丽和哀愁,诗人通过对鹧鸪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进行刻画,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诗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特别是“盘回欲下还惊起,月照寒潭一线开”一句,不仅描绘了鹧鸪飞翔的优美姿态,还通过月光和寒潭的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郑谷生活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描绘鹧鸪的啼声和飞翔姿态,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鹧鸪作为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也常被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佳人怀春等情感,这也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