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南山雾起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南山看雾起,雷为雨吹嘘。
云绕峰腰细,风驱雾气舒。
林间闻鸟语,涧底见鱼游。
此景谁能识,悠然入画图。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寄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但传世作品不多。
译文
站在南山之巅观看晨雾渐渐升起,雷声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雨水造势,云雾缠绕在山腰,显得山峰更加纤细,而风则轻轻吹散着雾气,使其变得柔和舒展,林间传来阵阵鸟鸣,清澈的山涧中可见鱼儿悠闲游弋,这样的景色谁能真正懂得欣赏呢?它悠然自得地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南山晨雾、雷雨、云雾缭绕的山峰、林间鸟语及涧底鱼游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赏析
1、意境营造:首联“南山看雾起,雷为雨吹嘘”以动衬静,通过雷声的预示与雾气的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期待的氛围,颔联“云绕峰腰细,风驱雾气舒”则进一步通过云与风的互动,展现了自然景致的动态美。
2、情感寄托:颈联“林间闻鸟语,涧底见鱼游”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尾联“此景谁能识,悠然入画图”则流露出诗人对这份美景无人共赏的淡淡遗憾,同时也将其比作画卷,强调了其艺术美感。
3、语言风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创作背景
据推测,此诗可能作于李暮云某次游历南山之时,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诗人心中涌动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雷雨交加、云雾缭绕的清晨,诗人灵感迸发,将所见所感化为诗句,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之美、抒发个人情怀的佳作,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已难以考证,但诗中流露出的那份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悟,至今仍能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