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全诗是什么?

秋夜感怀

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

月华如水洗,风露似冰壶。

竹影摇窗梦,花香入室庐。

闲来思往事,心静自恬如。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提炼生活中的题材,创造出优美而富有深意的境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刘禹锡的诗风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细腻温婉之处,他的诗作常常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刘禹锡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译文

淡淡的秋意仿佛没有留下痕迹,淙淙的流水声让夜晚不再空虚,月光如水般清澈,洗涤着世间万物;风露清凉如冰壶,让人心旷神怡,竹影摇曳在窗前,仿佛在诉说着梦境;花香飘入室内,让居所充满了生机,闲暇时回想起往事,内心宁静而恬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以秋意和流水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颔联“月华如水洗,风露似冰壶”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月光如水般清澈,风露清凉如冰壶,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颈联“竹影摇窗梦,花香入室庐”则通过竹影和花香来烘托出秋夜的静谧与美好,尾联“闲来思往事,心静自恬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的“淡淡秋无迹”和“淙淙夜不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夜的轮廓,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颔联的“月华如水洗”和“风露似冰壶”则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清新与脱俗,颈联的“竹影摇窗梦”和“花香入室庐”则通过竹影和花香来烘托出秋夜的静谧与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尾联的“闲来思往事,心静自恬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刘禹锡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内心逐渐趋于平静与淡泊,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秋夜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恬淡,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