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松间觅野凫。

月照竹窗人未寝,风吹竹叶夜初芜。

山居清景无限好,何必求仙访隐居。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意趣盎然,其一生坎坷,但性格旷达,不拘小节,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书桌上干净整洁,我尽情地阅读着新印的历史书籍;墙壁上高高地挂着那幅我亲手绘制的旧日山居图,闲暇时,我会坐在石头上静静地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又会在松林间寻觅野鸭的踪迹,月光洒落在竹窗上,我尚未入眠;夜风轻轻吹拂着竹叶,夜色渐渐深沉,山居的生活清新宁静,美景无限,又何必去寻求仙境或隐居之地呢?

释义

首联“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致,既有对新知的渴求,又有对旧日情怀的怀念,颔联“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松间觅野凫”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然自得,颈联“月照竹窗人未寝,风吹竹叶夜初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居的静谧与美好,尾联“山居清景无限好,何必求仙访隐居”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的景致与自己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中既有对新知的追求,又有对旧日情怀的怀念;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遂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