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淇流碧玉绕宫墙,
素柰花开永断肠。
天子不来朝又暮,
宫门空锁日月光。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今传《王建集》《王建宫词》等。
译文
淇水如碧绿的玉石环绕着宫墙流淌,
素柰花(一种白色的花)开放时令人永远哀伤。
天子从早到晚都不来此地,
宫门紧锁,只有日月光辉空自照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淇水的碧绿环绕和素柰花的凄美开放,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婉的氛围,淇流和素柰花作为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象征着宫中女子对天子无尽的思念和哀愁,天子不来,宫门空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淇水和素柰花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宫中女子的哀怨之情,淇水的碧绿和素柰花的洁白,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女子内心的纯洁与哀愁,天子不来的事实,更是将这种哀愁推向了极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揭示了宫中女子被禁锢的命运和无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宫中女子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们的孤独和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宫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宫廷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某些阴暗面,在唐代,宫廷生活虽然繁华富丽,但其中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悲剧,这首诗正是对这些悲剧的一种深刻揭示和反思。